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牛散张素芬又出手!5元低价抄底医药龙头,中报暴增26%!

发布日期:2025-08-12 09:00点击次数:111

张素芬的账户里,重药控股的持仓市值已蒸发近千万,但她仍在加仓。 这只医药流通龙头股价从8元跌到5元,市值缩水40%,她却逆势将持股量从751万追加到823万股,硬生生把自己“买”成第九大股东。

张素芬是A股出了名的“捡便宜专业户”,专挑10元以下的低价股下手。 她的经典策略是“下跌补仓,死磕到底”,比如在海南海药股价腰斩时狂买2000万股,后来政策东风一来,直接赚了300%。

但重药控股的操作却透着诡异:2023年底她曾持股1860万股,随后连续四次减仓,到今年一季度只剩751万股,砍掉近60%仓位;二季度股价跌到5元时,她反手加仓72万股,成本再压一档。

这种“撤退又返场”的戏码,在她三十年投资生涯里极为罕见。

表面看,重药控股似乎迎来转机:净利润增长9%-26%,扣非利润最高涨28%,甩出去年暴跌55%的惨状;三项费用占比仅5.12%,同比大降19%,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可掀开底牌,全是雷点:4月被证监会抓包“虚构交易”“篡改收入”,董事长、财务总监集体吃罚单;利润才3亿,应收款却是百倍! 钱收不回,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毛利率仅剩7.2%,卖100块钱药只赚7块,还不够付利息。

明知是火坑还往里跳,她图什么?

第一张牌:稀缺牌照护体。

全国仅3家特许麻醉药批发商,重药控股手握垄断牌照。 哪怕利润再薄,政策壁垒就是护城河。

第二张牌:央企接盘善后。

今年初,国务院国资委旗下的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入主,直接把公司从地方国企升级成央企子公司。 重组预期下,资产注入、债务化解都有了想象空间。

第三张牌:破产价的安全垫。

股价跌到5元,市净率仅0.74倍,意味着清算价值都比市值高30%。 这种“破产价”对张素芬来说,就像菜市场收摊前的甩卖。

张素芬敢赌,是因她手握三大散户没有的武器:重药控股仅占她13亿仓位的0.48%,亏光也不伤筋动骨;跌破成本15%立刻割肉,比如华东科技暴雷时果断斩仓;12人研究团队盯政策,自动化系统盯盘面,普通人单打独斗难复制。

反观跟风散户:重药控股日均成交额仅5000万,大资金跑得掉,小散易被埋;类似她持仓的ST广网,市值跌破20亿后濒临退市,涨10%不够跌50%亏。

张素芬的持仓清单里,踩雷率高达30%:益佰制药因财务造假暴跌95%,她浮亏30%;ST广网重组失败,退市边缘挣扎。

但她能活下来,全靠“垃圾堆里淘金”的生存法则。

只买三类低价股:破净(股价低于净资产)+政策催化(如海南自贸港);国资控股+重组预期(如央企接盘的重药控股);现金流稳健+突发黑天鹅(如集采误杀的青松建化)。

打死不碰三类股:应收款超总资产30%(资金链高危);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赚假钱);实控人曾财务造假(惯犯难改)。

张素芬的持仓组合近三年收益率其实和上证指数持平,最大回撤高达30%。

她不是股神,只是“风险精算师”:用1433万股益佰制药的亏损,换海南海药2000万股翻倍;拿ST广网30%浮亏,赌冰山冷热重组成功暴涨。

这种“十只票押中一只翻倍,就能覆盖三只踩雷”的赌概率游戏,本质是资金规模+心理抗压的碾压。

当张素芬在5元加仓重药控股时,她眼里看的不是K线深渊,而是央企入场后的财务洗澡、牌照稀缺性的估值修复。

但对账户里只有五位数的小散来说,这种刀尖舔血的游戏,远不如低估值ETF实在,至少不会因为一只票的退市,把本金炸得灰飞烟灭。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