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不少北京网友的支付宝、微信突然弹出一笔“意外之财”,仔细一看,竟然是2020年核酸检测的退款!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有人调侃“像是穿越回来的红包”,也有人感慨“三年了,居然还能退!”
事实上,这股“核酸退费潮”早已悄然在全国蔓延。河北、江苏、广东等多地医院从去年就开始陆续退费,有人收到几十元,有人累计退款数百元。一句“请查收核酸检测退费”的到账提醒,瞬间把无数人拉回那段全民核酸的集体记忆里。
为什么突然开始退费?
背后其实是一场国家政策与民生的暖心呼应。
2020年疫情初期,核酸检测费用多数由财政兜底。但随着检测规模爆炸式增长,部分医院曾短暂向个人收取费用。直到后来国家明确要求——“应检尽检”费用由地方政府承担,这才阻断了医院向个人收费的政策口子。
但问题来了:那些在“政策空窗期”曾经自费掏过腰包的人,他们的钱怎么处理?
答案如今揭晓:全退。
比如北京协和医院早在2023年就发布公告,宣布退还2020年至2022年3月期间的核酸费用;廊坊市人民医院也在今年对2020-2021年发热门诊的核酸收费逐一清理退费。这些动作低调却扎实,没有人声张,却一笔一笔默默执行了三年。
有网友说:“早就忘了曾经付过这笔钱,没想到突然退回,像是时光送的礼物。”
更有人直言:“能退费已经超出预期,说明国家没有忘记这些细节。”
这背后不仅是几十块钱的退款,更是一种政策温度的表达。
疫情期间,中国完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核酸检测工程。从初期排长队自费检测,到后来混检免费、单检低价,再到现在“退款回溯”,其实是一条政策不断校准、纠偏、落实的路线图。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地退费政策并不统一。
有的是医院主动联系退费,有的需凭原始发票申请,而更多地区仍在陆续推进中。如果你也曾在那段时间自费做过核酸,不妨多留意短信或支付平台的通知,也可以咨询当地医保局。
但要警惕的是:骗子已经闻风而动!
近期出现多起冒充“卫健委”或“医院财务”发送退费短信的骗局,引导点击钓鱼链接、填写银行卡信息。请一定认准:官方退费不会要求操作转账、验证码、下载APP等步骤!
一场退费,退的是钱,暖的是心。
三年前我们共同经历的那场“战疫”,如今以这样一种方式再次被提起,仿佛是一个温柔的句号:国家记得每一个人曾经的付出,哪怕是一根棉签的钱,也郑重归还。
这或许就是一种中国式的浪漫——
政策有回声,时光不负人。
(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
中国女篮2025亚洲杯12人名单如下: 后卫:杨力维、王思雨、李缘、杨舒予 前锋...
中华泰山网讯连续的降雨过后,泰山展现出别样的迷人景致。夏雨初霁,山间云雾如轻纱漫...
奇了个怪了,黄翠云跟她娘家根本没啥摩擦,反倒每次打电话都是在那儿念叨着想家。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