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道尔导弹风光不再,中国采购30套后将全面退役,隐藏的技术难题揭晓

发布日期:2025-10-10 03:40点击次数:67

最近圈子里有个不大不小的消息,说我们当年从俄罗斯买回来的那批道尔防空导弹,要陆续回家养老了。

这批家伙,当年可是寄予厚望的宝贝疙瘩,总共也就三十来套。现在说退就退,很多人心里都直打鼓:咋回事儿?是这装备不行,还是咱当年买亏了?

想把这事儿聊明白,得先坐上时光机,回到上世纪90年代。

那时候的解放军陆军,日子过得是真憋屈,尤其是头顶上那片天,心里是真没底。很长一段时间里,地面部队的野战防空,就指着那些老掉牙的57、37高炮。

那玩意儿得用卡车吭哧吭哧地拖着跑,反应慢得要死。真碰上现代化的战斗机、武直,人家一个俯冲拉起,你炮弹还不知道在哪飞呢。

咱自己也琢磨过,搞了个红旗61导弹,结果不太争气。导弹光溜溜地挂在发射车上,风吹日晒的,一辆车就两发弹,打完就得干瞪眼。

部队拿去一用,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自家孩子指望不上,外面的威胁又一天比一天大,咋办?当时上头拍板,两条腿走路:一边自己加紧搞红旗7,另一边,眼睛就瞄向了北边的老邻居。

当年那个全村的希望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道尔系统出现了。

这可是苏联末期的尖端货,设计思路在当时相当超前。它把搜索雷达、制导雷达、导弹全塞进一辆履带车里,一辆车揣着八枚导弹,打了就跑,贼溜。

它能跟在坦克屁股后头一起往前冲,专门收拾那些玩超低空突防的飞机和武直,最远能打12公里。

这对当时极度缺乏野战防空手段的解放军来说,哪是及时雨啊,简直就是救命的神药。

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陆陆续续引进了大概30套。数量太少,自然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优先给了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比如那个喊出“万岁”的军。

引进道尔,和当年引进苏27战斗机一个道理,一箭双雕。它不仅解了陆军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给我们送来了一本活生生的、立体的教科书。

我们不当搬运工

事实证明,这本教科书我们不仅读了,还给读透了。

后来我们自己的红旗17系列一亮相,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嘿,这俩是亲戚。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导弹的样子,都有道尔的影子。

但你要说这是抄作业,那就太小看人了。

我们学的是道尔的“形”,但里头的“神”,完完全全是我们自己的东西。红旗17整套的电子设备、雷达和各种子系统,全换成了国产尖货。

毛子的电子工业啥水平,大家都懂。我们部队当年买现代级驱逐舰,为了把一船的铜线换成光纤,把工程师们累得够呛。红旗17从娘胎里就没这个问题。

把老师傅拍在沙滩上

到了2010年以后,红旗17开枝散叶,成了一个大家族。

履带版的红旗17,跟着重型合成旅的99A坦克冲锋陷阵;轮式的红旗17A,配给中型旅的大八轮,跑得飞快,机动性更强。

红旗17和道尔的关系,就有点像我们的歼11和苏27,看着像,其实早就不是一回事了,而且我们的路,走得更宽更远。

最有力的证据是啥?我们的外贸版红旗17AE,拉到国际市场上,好几次硬碰硬,把俄罗斯最新的道尔M2给比下去了,直接抢走了订单。

这就叫事实胜于雄辩,学生已经把老师傅彻底超车了。

结语

现在再回头看道尔退役,是不是就豁然开朗了?

这哪是出了什么问题,这分明是我们腰杆子硬了,自信了!

首先,武器装备都有寿命。这批道尔快30年了,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兵,浑身零件老化,也该到点儿退休享清福了,这是正常的更新换代。

更深层的原因是,它跟不上趟了。

随着我们自己的红旗17大批量服役,整个作战体系早就鸟枪换炮。俄制的道尔在信息化和兼容性上,已经没法融入我们这套天罗地网。

它就像一个只会说俄语的老兵,在我们这支讲“普通话”的队伍里,沟通都费劲,还怎么协同作战?自然只能退居二线。

所以说,道尔的功成身退,不是遗憾,反而是我们国防工业和军队现代化的一枚勋章。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我们需要依赖外援应急的时代;更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一个我们靠自己,就能造出世界顶尖装备的时代。

未来,这些退役的道尔,估计会去军校当教具,发挥最后的余热。

而解放军的防空部队,早就把目光瞄向了无人机、巡飞弹这些新挑战。你看,625机关炮、车载激光和微波武器,这些科幻电影里的新概念玩意儿,不都一个个冒出来了吗?

矛与盾的对决,永无终点。但棋盘上的主动权,已经牢牢攥在我们自己手里了。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