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37亿算力合同泡汤 22万股民寝食难安 有人40万满仓赶在最后一刻上车

发布日期:2025-10-10 18:48点击次数:95

一纸公告,22万股民八天长假变成煎熬。海南华铁在国庆前夜投下深水炸弹,36.9亿元算力合同突然终止。

2025年9月30日盘后,海南华铁突然宣布终止36.9亿元算力服务协议。

这份今年3月才高调签署的五年期大单,短短半年就宣告泡汤。

让投资者愤怒的是,公司选择在国庆长假前最后时刻发布这一利空消息,让22.49万股民整个假期都在忐忑中度过。

有股民在收盘前最后一刻以9.68元买入41000股,投入近40万元满仓持股过节,盘后看到公告直呼“晴天霹雳”。

而海南华铁股价年内从4.77元低点最高涨至13.29元,涨幅高达176%,如今随着合同终止,股价面临巨大压力。

这份引发轩然大波的算力服务协议,原本被市场寄予厚望。

2025年3月5日,海南华铁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海南华铁大黄蜂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与杭州X公司签署《算力服务协议》,约定为其提供5年算力服务,合同总金额高达36.9亿元。

按照当时公司的说法,这份合同“有利于拓展公司算力服务业务的市场,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公司预计平均每年可产生营业收入约7亿元。

消息公布后,海南华铁股价在3月5日至7日连续三天涨停。

然而仅仅过了半年,这份看似美好的大单就宣告终止。

公司解释称终止原因是“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已较签署时发生较大变化,且协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

但这一说法难以让投资者信服,毕竟36.9亿元的大单说没就没了。

更让人质疑的是,合作方“杭州X公司”的真实身份始终成谜。

海南华铁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一直未披露这家公司的具体信息。

现在合同突然终止,让人不禁怀疑这家神秘公司是否真实存在过。

海南华铁选择发布公告的时机,堪称“精准踩点”。

9月30日盘后发布公告,紧接着就是国庆七天长假,股市休市。

这一时机选择让22.49万名股东整个假期都在焦虑中度过。

有投资者直言:“公司明明可以在第一时间披露,让股民最多难受一晚上或者两天时间,开盘后该跌就跌直接出结果,但却偏偏要拖到最后一刻,让大家难受8天”。

选择长假前发布重大利空,是部分上市公司的惯用手法。

这样可以利用长假期间的信息淡季,让市场情绪有时间消化,避免开盘即暴跌的尴尬。

但这种做法对投资者极不负责,许多人节前布局持股,本想搏节后行情,却不幸踩雷。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合同终止公告发布同日,上交所火速下发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就重大合同终止相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监管部门的快速反应,表明此事已引起高度关注。

这场突如其来的爆雷,让众多投资者损失惨重。

惨的当属那些节前最后一刻还在买入的股民。

有浙江股民在9月30日临收盘前,以当天收盘价9.68元买入海南华铁41000股,投入本金近40万元满仓持股过节。

盘后看到合同终止公告,心情可想而知。这位投资者本想搏节后反弹,却不幸踩中巨雷。

还有投资者建仓在短期高位12.77元的7月24日,买入即被套。

为摊薄成本,他一路补仓,甚至在9月30日盘中还补仓7.7万元,目前持仓该股27.3万元。

面对这一利空,他的损失将进一步扩大。

另一位长期持仓的股民同样艰难。

之前盈利的股票,因高位加仓和在下跌趋势中不断操作,盈利所剩无几。

如今面对合同终止这一重大利空,他已做好开盘挨跌停的心理准备。

股东户数的变化更能说明问题。

在前期各种利好消息刺激下,海南华铁股东户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4.61万户,猛增至目前的22.49万户,增幅高达387.86%。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散户被吸引进场,如今却集体面临风险。

海南华铁股价近一年的走势,堪称过山车行情。

从2025年年初的4.77元低点,一路飙升至3月12日的13.29元历史高点,最大涨幅达176.62%。

这一轮暴涨与公司密集释放的利好消息密切相关。

2月6日后,海南华铁股价连拉4个涨停板。

3月5日公布36.9亿元算力合同后,股价又连续3天涨停。

此外,公司还先后释放了回购计划、新加坡上市计划、发行公司债等利好。

然而股价在高位震荡后,近期已开始回落。

截至9月30日收盘,海南华铁股价报收9.68元,较最高点已下跌27%,但相比年初仍有超过100%的涨幅。

如今随着36.9亿元合同终止,公司股价面临巨大压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第二大大股东胡丹锋在8月15日披露减持计划,拟在2025年9月8日至12月7日期间减持不超过4422.95万股,占总股本的2.22%。

这一减持计划与合同终止公告时间相近,引人深思。

海南华铁此次合同终止,暴露了其业务模式的深层问题。

公司传统主业是建筑机械设备租赁,2024年5月才宣布进军智算业务,开展算力租赁。

这种转型看似前景广阔,但实际操作却存在诸多疑问。

海南华铁的算力业务模式是“采购服务器等算力相关IT设备,部署于所建设的智算中心内,向客户收取智能算力租赁费及技术服务费”。

本质上是一种“二房东”模式。

问题在于,公司签下36.9亿元大单时,对应的设备尚未采购。

公司当时也承认存在风险:“由于相关产品受到市场环境、行业政策等影响较大,公司可能面临采购难度加大或供应商无法持续稳定供货的风险”。

这种“先签单后采购”的模式,风险极高。

一旦市场环境变化或设备采购遇阻,合同就难以履行。

而近期监管部门强调“严禁算力盲目扩张+违规转租GPU”,可能正是合同终止的深层原因。

海南华铁合同终止事件已引起监管高度关注。

在公司发布公告同日,上交所即下发监管工作函,就公司重大合同终止相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这表明监管部门对此事高度重视,可能对公司信息披露、合同真实性等进行深入问询。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海南华铁第一次因信息披露问题引发关注。

今年3月,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有消息称贵公司之前获得的浙江某公司算力订单被取消”,公司当时回应称“公司算力合同正常履行中”,并提醒投资者“不轻信市场谣言”。

但半年后,合同确实终止了,公司当时的回应是否真实准确,可能成为监管关注重点。

此外,公司近期一系列资本运作也值得关注。

5月4日披露2-3亿元回购计划,9月5日宣布完成回购实际回购2.2亿元8月15日公司高管披露减持计划。

这些操作时间点密集,且与合同终止时间相近,可能进一步引发监管问询。

海南华铁36.9亿元合同终止事件,不仅是一起简单的商业合同纠纷,暴露了A股市场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22万股民这个长假在忐忑中度过,节后开盘将面临严峻考验。

这一事件给所有投资者敲响警钟:对突然转型、频繁释放利好的公司要保持警惕。

那些听起来过于美好的故事,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风险。

读者朋友们,你们如何看待海南华铁合同终止事件?节后开盘你会如何操作?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应对策略!

#财经#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