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迪的球拍没什么光彩地收了起来,握在手里,脸上表情说不上失落,只是没什么情绪,感觉好像还没反应过来。大屏幕上比分在回放,日本黑马桥本帆乃香直接把比分定在9-11、5-11、9-11,每一局场内音响里还响着日本啦啦队的加油声,王艺迪的节奏完全被牵着走,反手死磕爆冲、每次都以为要冲出一条路,结果在桥本一道又一道下旋中卡得死死的,关键分不是吃发球就是下网,身边观众有按耐不住的叹气。
就是这样,王艺迪再次撞到削球手这道槛上,连续三次和桥本交手,亚锦赛输过,年终总决赛又输,这回是彻底锁死。她好像所有备战针对的方案到了场上一个都施展不开,一到要拼命的分上,脑子一片空白,动作僵得像慢动作。数据摆上台面:王艺迪近两年对削球手的胜率已跌到四成,别的世界主力都没这么低。削球,成了她追梦的噩梦。旁边看台上的球迷已经坐不住了,说这场比赛像提前剧透一样,一整个过程没有爆点,也没有希望。
本以为国乒会一肩挑,“三驾马车”——孙颖莎、王曼昱、王艺迪这铁三角,结果一晚上全部翻了船。先看王曼昱那场,对面是转籍澳门的朱雨玲,一个曾经国乒系统的明星,经历伤病、低谷、离队,再穿澳门战袍上线,31分钟里把王曼昱打得找不到方向,两局11-8、11-6,没留任何悬念。场边甚至有人喊,今天真不相信是王曼昱在打,她在场上没有往常眼神。朱雨玲那边倒是一脸混杂着解脱和坚决的神情,像是压抑很久终于证明了什么。
孙颖莎这边,翻船更突然。连日密集赛程影响了体能,对面陈熠像一把冰刀,招招下分,“9平以后连续得两分,第三局一度主动变线,失误率几乎为零。”隔着镜头都能感觉到那股冷静。这个00后小将,毫不拖泥带水地把世界第一送回休息室。陈熠被叫做“遮羞布”,其实无奈又真实,大赛掉队掉得太快,留下了一个人还在标线上挣扎。
顶替王艺迪、孙颖莎、王曼昱的,是陈幸同和蒯曼。这样的主力配置谁看了都担心,下半区直接成了日本围剿自家人的战场。伊藤美诚、桥本帆乃香、早田希娜,集体坐镇。日本选手间的比赛场面特别胶着,大藤沙月对申裕斌,打到16-14的极限分数,场下教练不停提醒要打快点,还在调整。张本美和才19岁,能把早田希娜逼进五局,对抗中敢于正面干拉和暴冲。
技术层面的差距很扎眼。国乒这拨主力最近两年打削球手,整体胜率只有62%,技术短板特别明显。王艺迪的正手暴冲,被桥本和伊藤这种削球型选手很容易消解,旋转变化吃不透。日本队前几轮每次桥本防守反击,切换进攻只要不到0.3秒,早田希娜的接发球拧拉能做出78%的成功率,各种变化用在每一分上,场面极难破解。镜头扫到教练席,有人一直在低头记着笔记,动作频率特别快,像在拼命捕捉每一个技术点。
国内舆论声音很杂,微博弹幕满屏都是喊换教练,有说选手老化,有说方法老旧。也有粉丝理智地分析:“不是SOP问题,是新代沟,中国乒乓球技术更新赶不上对手。”梯队断档眼下成了最大命门,早前觉得有孙颖莎和王曼昱在,更新换代可以慢慢来,结果年轻选手大赛一站上场,老将们失误一多、状态起伏,立马被日本队揭了病灶。
巴黎周期剩下不到两年,不光是个人技术的提升,更是团队体系的重塑。日本队选手更新快,一茬接着一茬,每次失败都带着新技术补足;国乒这边,主力还在靠经验拿分,轮到新生代时赛场表现起伏太大。前几轮小将们出彩的,有陈熠,也有蒯曼,但面对日本第一阵营主力,胜率还是低。教练组急需做出的,不只是临场提醒,更多要琢磨,怎么让年轻选手快速消化国际新打法,不能只靠练习场模式。
场地边上,有几个中国小球迷还在举牌子为陈熠加油,写着“四强不怕,突破自己。”桥本、伊藤那边支持者手里是大大的国旗,现场气氛越来越紧张。到了这个阶段,中国选手不但要顶住压力,还得一局一局地和自己的心理弯弯绕角力。
国乒跌到这个局面,有人归咎训练体系,有人敲警钟,中外技术对比,各自压力很大;但现场和网络里的球迷,声音更质朴,“现在不找补,下回怕要被人打花了。”这个问题不解决,东京的意外会不会再重演?当年都说中国乒乓球无人能敌,这一次见到榜单,才真敢说,时代在转弯。大满贯八强,世界前三都成了观众。这回真悬了。
给到屏幕前每个还记得“小球进课堂”的观众,问一句,现在看到这名单,有什么感觉?漂亮仗得靠一分一分拼,每天进步不够快,比赛就不会等人。这一回,留给教练组和选手们的时间,不多了。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这人间山河浩荡,我们不过是匆匆行客。 看过的云会散,走过的桥会旧,连最深的脚印,...
扫码10元看老虎,钱却进了私人腰包?这并非虚构剧情,而是河南平顶山河滨公园动物园...
意甲豪门国际米兰,毫无疑问已经陷入一场动荡中。自从欧冠决赛后,前任主帅小因扎吉离...
7月14日,斯诺克冠军联赛休整1天后重燃战火,周跃龙在第20组登场,冲击小组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