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嘴炮,又一次改变了南亚格局? 谁都没想到,五月份那场印巴空战带来的连锁反应,至今仍在发酵。 印度被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接连羞辱,关税加到50%,战机击落数字被嘲笑了个遍,莫迪电话都不接了。
但印度转头就把炮口对准了巴基斯坦。 一场“针对性泄洪”的戏码突然上演,十五万人被迫逃离家园。 不敢对美国说“不”,却对巴基斯坦放水,印度的这波操作,让整个南亚的局势再度紧张起来。
事情要从五月七日那场空战说起。 印度空军在这场冲突中至少损失了五架战机,甚至有消息说可能达到七架或更多。 这场失利不仅让印度军方颜面扫地,更成为国际社会的笑谈。 尤其是特朗普,似乎找到了一个新的话题源泉。
特朗普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及这场空战,最近更是故意上调了击落战机的数字。 他说“五月份那场空战,可能至少有七架战机甚至更多被击落,之前说的五架,说少了”。 这句话看似随意,却直接戳中了印度的痛处。
这还不是全部。 特朗普在白宫招待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共进午餐,宣布要与巴基斯坦合作开发海底页岩油田。 更讽刺的是,他还在社交媒体上调侃“说不好以后印度也要购买巴基斯坦的石油”。 这一连串的动作,明显是在抬举巴基斯坦而打压印度。
经济上的打击更为直接。 美国对印度征收了25%的“对等关税”,又以“购买俄罗斯原油”为由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 印度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高达50%,成为全球被美国征税最高的国家。 但与此同时,特朗普却对俄罗斯放松了制裁,让印度成为美俄博弈中唯一的输家。
面对这样的羞辱,印度政府选择了硬扛。 莫迪四次拒绝接听特朗普的电话,民间自发掀起抵制美货的运动,不喝可口可乐,不吃麦当劳。 但这些反应并未对美国造成实质影响,印度也没有拿出任何有效的反制措施。
于是,枪口调转了方向。 巴基斯坦在八月二十六日发出紧急通告,指责印度“刻意泄洪”,导致巴基斯坦境内至少十五万人被迫疏散。 印度控制着克什米尔地区的高地势区域,而巴基斯坦处于低洼地带,印度的一举一动直接决定着下游的水量。
这次泄洪前,印度首次通过外交渠道向巴基斯坦发出预警,而不是依照《印度河水条约》的机制进行沟通。 该条约自一九六零年签署以来,历经三次印巴战争都未曾中断,但印度在五月空战后单方面宣布搁置这一条约。
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经济省份,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农业和工业产能。 印度的泄洪行为直接威胁到巴基斯坦的经济命脉,卡素尔地区一点四万人撤离,巴哈瓦尔纳加尔市八点九万人转移,总撤离人数超过十五万。
季节性降雨本就让巴基斯坦不堪重负。 自六月二十六日以来,洪灾已造成全国至少八百人死亡,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也有数十人丧生。 二零二二年暴雨曾导致巴基斯坦三分之一土地被淹,一千七百人遇难。 印度此时的泄洪,无疑是雪上加霜。
印度之所以选择水资源作为武器,是因为这是他们目前最能有效打击巴基斯坦的手段。 空战失利后,印度在军事上并未占到便宜,外交上又受到美国的压制,水资源成了他们最后的王牌。 地理优势让印度掌握了主动权,而巴基斯坦几乎无力反击。
巴基斯坦在空战后主动控制局势,没有扩大冲突范围。不断挑衅印度的并非巴基斯坦,而是特朗普和美国政府。 但印度没有对美国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反而将压力转嫁到巴基斯坦身上。 这种专挑软柿子捏的策略,让人不得不质疑印度的外交取向。
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政府需要找到一个出口来转移公众注意力。 对巴基斯坦展示强硬姿态,成了最便捷的选择。 水资源争端不仅能够实际影响到巴基斯坦的经济和社会稳定,还能在国内塑造政府强势应对挑战的形象。
但这种做法风险极大。 水资源是南亚地区的敏感神经,直接影响数百万人的生计。 印度单方面改变规则,破坏长期建立的合作机制,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地区冲突。 巴基斯坦虽然体量较小,但也不可能无限度地容忍这种针对性的攻击。
目前的局势充满不确定性。 印度是否会继续使用“水武器”来施压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又将如何应对这种非对称的威胁,都是未知数。 国际社会尚未对此作出明确反应,但南亚的稳定显然已经受到严峻挑战。
扫码10元看老虎,钱却进了私人腰包?这并非虚构剧情,而是河南平顶山河滨公园动物园...
意甲豪门国际米兰,毫无疑问已经陷入一场动荡中。自从欧冠决赛后,前任主帅小因扎吉离...
这人间山河浩荡,我们不过是匆匆行客。 看过的云会散,走过的桥会旧,连最深的脚印,...
为什么那些在国际赛场上叱咤风云的中国球员,一到NBA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这个问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