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德黑兰。伊朗议员佐赫列万德公开说,伊朗将接收中国的红旗-9防空系统。还称俄罗斯米格-29已进驻设拉子机场,苏-35也会抵达。消息一出,外界哗然。中俄官方没有正面承认,也没有否认。伊朗国内媒体迅速跟进。因为这个,大家把目光都投了过来。
过去伊朗喜欢自己造。这次却把重点放在中俄的重型装备上。同样是买武器,这次意义不一样。不是点缀,也不是摆拍。更像是在中东这盘棋里,走了一步重子。结果,场面立刻变得紧张。
先看底子。伊朗空军很老。主力还是F-14、F-4、F-5,外加一批米格-29、苏-24。维修难,备件少,训练时数也有限。很多机体年纪大,飞一次要养很久。现代空战讲协同,伊朗这一块一直补不齐。
今年春夏的几轮交火,伊朗空军基本没亮相。不是想藏着掖着。更多是打不动,出不来。以色列的远程打击节奏快、密度高。伊朗的应对显得很吃力。这点,伊朗国内也有怨言。
防空这块同样捉襟见肘。伊朗引进过S-300,自研了“巴瓦尔-373”。伊朗官媒说能力不弱。以色列方面则宣称多次压制伊朗防空阵地。外部独立证据不多,但战损画面零星能看到。效果到底怎样,外界心里也没底。
问题根子很旧。1979年以后,伊朗和美欧关系断了。联合国层面的武器禁令到2020年才解除,但美国单边制裁一直还在。伊朗只好自力更生。导弹、无人机做得上进。雷达、航电、发动机这类高端,突破慢。
这几年,伊朗把无人机飞到了很远。也在叙利亚战场摸了不少经验。但要挡住现代空袭,只靠无人机不够。防空网要密,空军要能升空接敌。否则只能挨打。伊朗高层显然认清了这点。于是路线开始调整。
现在看这次采购的可信度。过去也有红旗-9、苏-35要来伊朗的传闻,最后都没坐实。这次不一样。时间点更急,国内压力更大。说话的人是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分量更重。但合同、交货、训练,还需要一步步走。
红旗-9是什么货色?按公开资料,它是远程防空导弹系统,能打战机、巡航导弹,也能拦部分弹道导弹。射程能到两百公里左右。可以做区域防空。另外,已在多个国家实装过,维护成本不算高。对伊朗来说,既要好用,还要耗得起。
战机这块,米格-29能先顶一下。苏-35若到位,就是空军骨干。它空战和对地都能干,还能和伊朗现有无人机、导弹联动。接着说一个现实:战机到手不等于立马能打。地面保障、弹药、飞行员训练,都要时间。指挥链也要磨合。
中俄这次都很低调。中国使馆此前否认过相关“已交付”的传闻。俄罗斯方面也没放高调新闻。伊朗自己说得很直。这是一种默契:话不说满,动作先走一步。因为这个,外界看到了更多可能。
外部压力在加码。新一届美国政府对伊朗更强硬,金融和能源制裁层层加。以色列继续盯着伊朗的核与导弹设施。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都在备战状态。叙利亚边线时不时冒火。伊朗不想再当靶子,所以要补短板。
然后看中俄的盘算。不是主动去搅浑水,而是做平衡。中国近年在中东推动劝和,沙伊在2023年北京握手复交,就是一例。如果伊朗被彻底压住,区域稳定就松动,中国的下棋思路也会受阻。同样,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事未了,西方制裁还在,它需要非西方伙伴。伊朗就是天然合拍的对象。
红旗-9和苏-35如果落地,意义不止在装备。它也是一条信号。告诉美以,这里不再是你们就能定。告诉地区国家,选项变多了。大家也会更谨慎。因为一旦动手,代价会更高。
这并不必然把战火推高。很多时候,能还手,反而让人三思。伊朗有了更完整的防空和空军,下一次遇到挑衅,可能更愿意用“可控反击”而不是全面升级。中俄保持低调参与,也是在把风险压住。
最后给一个现场。夜里,设拉子机场的跑道边,两名地勤蹲在轮挡旁,抬头看向空着的停机位。风把尘土吹过来,耳机里传来塔台的简短口令。不远处,一辆装着导弹箱的平板车慢慢倒车。灯光打在箱体编号上,清清楚楚。下一次警报响起时,谁敢先迈出那一步?
扫码10元看老虎,钱却进了私人腰包?这并非虚构剧情,而是河南平顶山河滨公园动物园...
这人间山河浩荡,我们不过是匆匆行客。 看过的云会散,走过的桥会旧,连最深的脚印,...
意甲豪门国际米兰,毫无疑问已经陷入一场动荡中。自从欧冠决赛后,前任主帅小因扎吉离...
为什么那些在国际赛场上叱咤风云的中国球员,一到NBA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这个问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