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也门胡塞武装正式宣布了亚丁湾的新一起袭船行动,他们使用一枚巡航导弹击中了在亚丁湾航行且准备秘密进入以色列港口的商船Min

发布日期:2025-10-11 00:34点击次数:107

红海博弈:胡塞武装的“制裁”与导弹,如何撼动全球秩序?

也门萨那的一间指挥室里,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正对着镜头宣读声明,他身后的地图上,红海航线被醒目地标记为“封锁区”。 “我们宣布对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13家美国公司实施制裁。 ”2025年10月1日,胡塞武装的这一声明犹如投下了一颗政治炸弹。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同时宣称使用巡航导弹袭击了一艘名为“米内瓦格拉赫特”的货轮,导弹命中后船只起火,面临沉没危险。

制裁与反制裁:胡塞武装的“对等反制”

胡塞武装此次宣布的制裁名单颇具针对性。 根据其下属的“人道主义行动协调中心”透露,除了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两家能源巨头外,还涉及其他11家美国公司、9名高管和两艘船只。 这一行动是对美国近期制裁的直接回应。 就在9月12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将11名个人、21个实体及4艘船舶列为封查资产,指控他们参与胡塞武装的非法筹资、走私及武器采购活动。 美国国务院首席副发言人托马斯·“汤米”·皮戈特强调:“通过打击支撑该组织运作的非法幌子公司及帮凶,我们正在剥夺胡塞武装实施肆意破坏稳定行动所需的资源。 ”

然而,胡塞武装的“制裁”更像是一种政治象征。 独立中东问题分析人士穆罕默德·巴沙指出:“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制裁是否意味着胡塞组织将开始瞄准与受制裁的组织、公司和个人有关的船只——这种举动可能违反由阿曼促成的与特朗普政府的停火协议。 ”事实上,被列入名单的美国军火企业如洛克希德·马丁、波音等,在也门并无实际业务,这场制裁更像是一场“政治行为艺术”。 但胡塞武装的意图明确:通过将对抗链条从军事层面延伸至金融领域,展示其与美国“平等对抗”的姿态。

货轮遇袭:红海航道的新危机

就在宣布制裁美企的同一天,胡塞武装军事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公布了另一次行动细节:使用巡航导弹袭击了一艘名为“米内瓦格拉赫特”的货轮。 这艘荷兰籍货轮在亚丁湾遭遇袭击,导弹成功命中目标并引发火灾。 萨雷亚称该船“违反航行禁令”,并警告“船只面临沉没的危险”。 欧盟军事行动“盾牌”迅速响应,救出了全部19名船员,其中两人严重受伤。 这是自9月1日以来胡塞武装首次对商船发动袭击,打破了短暂的平静。

袭击发生后,船东斯普利特霍夫公司表示,事发时该船正航行在国际水域,遭袭后严重受损并起火。 欧洲海军部队称,“米内瓦格拉赫特”号仍在海上漂流并持续燃烧。 值得注意的是,该船注册地为利比里亚,实际运营方涉及希腊船东,而胡塞武装此前多次强调其袭击目标为“与以色列关联的船只”。 但此次遭袭的货轮并无明显以色列关联,仅因“违反禁令”成为目标,表明胡塞武装的打击范围正在扩大。

袭击模式升级:巡航导弹改变游戏规则

胡塞武装此次使用巡航导弹实施精确打击,标志着其战术能力的显著提升。 军事分析人士指出,从早期的无人机、快艇等不对称战术,到如今能操控巡航导弹实施远程精确打击,胡塞武装的军事能力已非昔日可比。 此前,该组织多采用低成本无人机和简易爆炸装置,而巡航导弹的使用表明其武器库正在升级。 这种转变可能与外部支持有关,也门胡塞武装一直被指责接受伊朗的军事援助。

更令人警惕的是,胡塞武装在反击美军的行动中也展现出惊人韧性。 据《纽约时报》披露,在美军对胡塞武装发动的30天密集轰炸期间,胡塞武装击落了7架单机价值约3000万美元的美国MQ-9“死神”无人机,并持续向红海上的美国航空母舰开火。 美军在第一个月的空袭中就消耗了价值约10亿美元的武器弹药,却未能取得对胡塞武装的空中优势。 这种非对称消耗战,迫使美国最终选择通过阿曼斡旋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

能源动脉的博弈:全球经济的敏感神经

胡塞武装选择在10月初宣布这些行动,时机拿捏令人玩味。 此时正值全球能源市场冬季储备的关键期,而红海航道承载着全球12%的石油运输。 袭击消息传出后,国际油价应声上涨,伦敦保险市场紧急上调红海南部风险费率。 这表明,尽管胡塞武装只是一个非国家行为体,但其行动已能撬动全球能源市场的神经。

自2023年以来,胡塞武装对红海商船的持续袭击已迫使全球12%的航运量绕道非洲,每日经济损失高达数亿美元。 今年3月6日的“真正信心”号遇袭事件更是首次造成船员死亡,引发国际社会对航行安全的强烈担忧。 而此次对“米内瓦格拉赫特”号的袭击,进一步加剧了红海航道的危机。 尽管胡塞武装的“制裁”更多是象征性的,但配合其军事行动,确实在红海地区制造了足够的恐慌,影响了航运安全和能源供应稳定。

国际反应:选择性关注与双重标准

面对胡塞武装的袭击,国际社会的反应呈现出明显的“温差”。 美国、欧盟迅速谴责“威胁航行自由”,但回应力度远不及其他地区发生的同类事件。 颇具讽刺的是,被袭的“米内瓦格拉赫特”货轮注册地为利比里亚,实际运营方涉及希腊船东——这两个都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国家。 然而,联合国安理会并未就此召开紧急会议。 这种“选择性重视”,暴露了当前国际治理体系的深层次裂痕。

另一方面,美国对胡塞武装的态度也经历戏剧性转变。 特朗普政府在今年3月曾批准对胡塞武装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但在消耗巨额军费且未能取得预期成果后,最终通过阿曼斡旋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 然而,此次胡塞武装再度发动袭击并宣布制裁美企,直接挑战了停火协议的效力。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曾报告,阿曼官员提出将红海稳定与伊朗核问题挂钩的建议,试图通过利益交换缓解局势。 但胡塞武装的行动表明,地区博弈远未结束。

战略意图:一石三鸟的精心算计

胡塞武装此次组合拳式的行动,背后有着精密的战略算计。首先,通过制裁美国公司,展示其与美国“平等对抗”的姿态,提升自身在支持者眼中的合法性。 其次,选择在红海航道发动袭击,目标是掐住全球能源贸易的咽喉。 曼德海峡作为连接红海和亚丁湾的关键水道,每天有大量油轮经过,任何不稳定因素都会引发全球市场波动。

第三,这些行动也是为了增加在未来谈判中的筹码。 通过展示军事实力和影响力,胡塞武装希望在未来任何关于也门前途的谈判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胡塞武装在声明中明确表示与美国的停火协议“不包括以色列”,这意味着其仍将保留对以色列相关目标的打击权。 这种“美以分离式停火”既避免了与美国的全面冲突,又维持了其“抵抗以色列霸权”的形象。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