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的游戏,最近是越来越懂行为艺术了。
就拿《暗黑破坏神4》这事儿来说,前脚刚发售没几个月,后脚就直接给你来个Steam限时免费,外加一个-55%的史低折扣,156块钱带回家。
说真的,这事儿就离谱。
这操作突出一个什么?突出一个字,急。
两个字,血亏。
三个字,背刺我。
对于还没买的玩家,这消息听着像福利,感觉是暴雪发善心,让你白嫖3A大作。
但对于那些首发预购、花了三百多甚至更多真金白银冲进庇护之地的兄弟们来说,这感觉就像什么?
就像你刚在一家米其林餐厅,花原价吃了份战斧牛排,出门就看见餐厅老板在门口支个摊,吆喝着“战斧牛排跳楼价,不要998,不要348,只要156,先尝后买,不好吃不要钱!”
你什么心情?
你只会觉得,我刚才是花钱吃了顿饭,还是花钱当了回वाट(傻子)?
这背后藏着的,不是什么玩家福利,而是一套冰冷、精准,甚至带着点垂死挣扎味道的商业算计。
所有的游戏内容,本质都是情绪生意。暴雪这波操作,就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情绪过山车,只不过,有人在车上尖叫,有人在车下鼓掌。
1
我们先来拆解一下,暴雪为什么急了。
《暗黑4》这游戏,从出生就顶着“暗黑正统续作”的王冠,承载着无数老玩家的情怀和暴雪重振雄风的野望。
发售初期,确实猛。销量破纪录,口碑也还行,媒体评分一个比一个高,大有一种“暴雪爸爸教你做游戏”的王者归来气势。
然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游戏的核心问题,在玩家们肝了几十上百个小时后,开始集中爆发。
所谓的开放世界,本质是大地图跑路模拟器,骑着你那残疾小马翻山越岭,体验极差。
所谓的后期内容(Endgame),就是几个地下城翻来覆去地刷,枯燥程度堪比流水线打螺丝。你不是在拯救世界,你是在电子厂上班。
最致命的是赛季制。
暴雪的设计师们似乎对“好玩”有什么误解,第一个赛季推出的“魔心”系统,被玩家喷成“依托答辩”,各种匪夷所思的削弱补丁,更是精准地砍在了每个玩家最爽的点上。
“我们注意到,你们玩得太爽了,这不健康,我们来帮你们戒一下网瘾。”
结果就是,玩家用脚投票。
开服时服务器挤爆,一个月后好友列表一片灰。直播平台的热度断崖式下跌,社区里充斥着愤怒与失望。
游戏的核心是“留存”,当一个主打长线运营的刷子游戏,连人都留不住的时候,那它就离死不远了。
所以,你看懂了吗?
这次的Steam骨折促销+免费试玩,根本不是什么厂商的恩赐,而是一场大型的“心肺复苏”。
他们不是想让你玩得开心,他们是想让服务器的在线人数曲线,别那么像心电图停止的直线。
游戏卖不动了,口碑崩盘了,只能靠这种方式,把那些还在观望的、对价格敏感的泛用户,用最低的门槛“骗”进来。
先进来玩,玩上头了,156块钱,咬咬牙也就付了。
至于那些首发用户的情绪?(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在更宏大的“拯救流水”战略面前,他们的感受,是可以被牺牲的成本。
这很残酷,但这就是商业。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现实。
2
再来说说这套打法的底层逻辑,其实是现代3A游戏产业的一个缩影。
叫做“价值快速折旧,情绪高位收割”。
什么意思?
一个3A游戏,它的价值巅峰,永远是在发售前的预热期和发售后的第一周。
这个时候,信息是不对称的。
玩家能看到的,是厂商精心剪辑的预告片,是KOL们恰了饭的先行评测,是漫天飞舞的宣发通稿。
游戏真正的底色,那些玩到后期才会暴露的缺点和空洞,是被完美隐藏起来的。
而玩家的情绪,在此时被拉到最高。
“啊,童年回来了!”
“啊,这才是真正的暗黑!”
“买买买,不买还是人?”
厂商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个情绪高点,用一个相对较高的定价(348元),完成对核心粉丝和高价值用户的第一轮收割。
这些人是品牌最忠实的信徒,也是付费意愿最强的“基本盘”。
等这波韭菜……哦不,是核心玩家收割完毕,游戏的真实口碑开始发酵,缺点逐渐暴露,热度自然冷却,游戏本身的“价值”就开始了断崖式的下跌。
这时候,第二阶段就要启动了。
打折,促销,免费试玩。
目的就是用价格,来弥补游戏内容和口碑上的不足,吸引那些更在意外在价格,而非内在品质的普通玩家。
这就好比一支股票,在高位时,靠各种利好消息,让老股民们全仓买入,成功套现。等股价跌成了狗,再对外宣传“价值洼地,抄底良机”,吸引新韭菜入场接盘。
整个过程,形成一个完美的商业闭环。
暴雪这一套玩得炉火纯青。
它牺牲了什么?牺牲了品牌的长期信誉和核心玩家的忠诚度。
它得到了什么?得到了短期内最大化的商业利益和一份还算漂亮的财报数据。
你问它亏不亏?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只要财报好看,那就永远不亏。
至于玩家的骂声……骂完了,下次出新作,不还是有一堆人喊着“真香”去预购么?
这就是拿捏。
3.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玩家,我们该怎么办?
答案很简单:保持不信任,保持白嫖。
在如今这个3A游戏普遍“发售即Beta测试”的时代,任何预购和首发行为,都约等于一场豪赌。
你赌的是厂商的良心,赌的是制作人的承诺。
但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赌徒的下场,往往都是上天台。
真正聪明的玩家,应该学会利用厂商的“求生欲”。
你急了,你开始打折了,你推出免费试玩了,很好,这说明游戏的价格,终于开始回归它的真实价值了。
这个时候,才是我们这些等等党真正出手的时机。
对于《暗黑4》这次的活动,我的建议是:
去玩,一定要去玩。
Steam平台,免费的,不玩白不玩。
去体验一下顶级的游戏美术,去感受一下爽快的打击感,去庇护之地观光旅游。
但是,在按下付款按钮之前,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这个刷刷刷的循环,我能坚持多久?
这个被无数人诟病的游戏后期,我真的能忍受吗?
我花这156块钱,是为了买一份快乐,还是为了买一份电子班房的门票?
想清楚这些,再做决定。
永远不要被消费主义的陷阱和厂商的情绪煽动所绑架。
说白了,不就是那点事儿么。
当一个商品开始疯狂打折促销的时候,往往不是因为它太好了,而是因为它快卖不出去了。
这道理,在游戏圈,同样适用。
甚至,更适用。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扫码10元看老虎,钱却进了私人腰包?这并非虚构剧情,而是河南平顶山河滨公园动物园...
这人间山河浩荡,我们不过是匆匆行客。 看过的云会散,走过的桥会旧,连最深的脚印,...
意甲豪门国际米兰,毫无疑问已经陷入一场动荡中。自从欧冠决赛后,前任主帅小因扎吉离...
为什么那些在国际赛场上叱咤风云的中国球员,一到NBA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这个问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