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隔几个月,资本市场圈里ETF这个词就得变火一轮。
搞投资的人聊得热火朝天,不懂的也咂吧咂吧嘴,想知道这玩意儿到底是鸡肋还是真香。
就是这周,A股市场ETF的风头又起,特别是宽基指数、中证500、科技TMT、还有那个被传说吓了一脸懵的医药ETF,跟坐过山车一样,戏码一波接一波。
咱今天就不玩虚的,直接下场解剖一下,那些长得真快、涨得也猛、搞得大家都头晕眼花的ETF世界,到底暗藏哪些小九九。
首先,令人咋舌的蛋糕有多大?
截至9月12日,仅A股市场上数得着的ETF就已经堆成山,1286只——想想每张名单的编号,你就知道肯定不是一夜涨出来的。
最近一周还新冒头19只新ETF,要多热闹有多热闹。
有啥就不必细数,反正眼熟点的那些科技公司债ETF一口气出来一打,数都数不过来。
这还没完,债券型ETF“突突”地涌,每周都是十几只新兵上阵,让原本老成持重的债券队伍一下子搞得像是广场舞大妈新组的团队,朝气都溢出屏幕了。
但说到清盘吗?抱歉,本周还真没有。
不光数量多,这饼越摊越大,总规模约等于5.2万亿,里头光股票ETF就吞掉了4.36万亿。
这一年下来,光股票ETF的规模增加了31%,你以为通胀凶?ETF膨胀起来更生猛。
有基金公司的地方就有刀光剑影,现在一共有55家在这个池子里厮杀。
其实,大部分核心资源都扒拉在前十家巨头手里,将近八成蛋糕都被他们切走了。
账面上看,易方达、华夏、富国仨兄弟,今年都狂揽了上千亿,势头凶猛得像抢红包那晚手速最溜的家伙。
而那些命里带“宽基”字样的指数,比如沪深300、中证A500、上证50,吸金能力堪比春晚小品的收视率,动不动上千亿级别,榜单和规模拉得飞快。
连跟踪ETF最多的中证A500都有39个小弟,列队站好,俨然是ETF界的“全村希望”。
说到这,很多人会忍不住要发问了:ETF都在涨,哪个最能打?
还真有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意思。
看看最新排名,前十的ETF九位都是宽基出身,只夹了一个异类。
单论本周表现,增量最大的是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一周肥了八十多亿元。
牛不牛?你看那些老资格的宽基ETF,规模波动可能有点脾气反转,比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这些家伙,居然和自己的净申购方向“打架”,让人摸不清是闷声发财还是另有玄机。
行业主题ETF这一块,TMT依然高居C位,金融地产、芯片半导体紧跟其后。
策略派更爱“低波”“高股息”“央企”这种挂名号的,显得有底蕴多了。
QDII型ETF,算是国际玩家的新宠,但今年被A股的风口直接压在地上摩擦,涨的没去年猛。
最猛的还是华夏恒生ETF,涨了4个多亿;最惨的华安纳斯达克100ETF,掉了小半亿。
其实QDII整体表现拉胯,大概率跟A股情绪正回暖有关,谁还出去兜圈子啊?
把目光移到行业和题材,二级分类的较量也精彩得很。
目前,“沪深300”“科技TMT”“金融地产”等巨无霸都不甘示弱,彼此比着谁的数据更刺眼。
TMT本周靠着风口浪尖,净增295亿,金融地产、小盘王者也不甘落后。
不过,上证综指、国防军工、有些跟A股国际通的ETF就有点郁闷了,规模悄悄缩水,老粉丝有点伤心。
你说行情火爆,钱流动到底往哪走?
让我们盯紧成交额。
股票型ETF周成交破一万亿,占了A股成交的小一成,够牛吧。
成交额目前前十里,有宽基老炮,也有行业新贵。
冠军是易方达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狂掏近800亿,其他的都只能望洋兴叹。
有意思的是,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本周排名蹭蹭往上涨,简直像开外快的副业老板,一跃进阶。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则滑了个小坡,不过也没到“哭唧唧”地步。
值得一提是,中证2000增强ETF突然在主动管理类里杀出血路,成交额排成了老大。
讲起涨跌幅,那可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你以为科技永远旗帜鲜明拉动大盘,其实嘛,涨多了大家也开始嘀嘀咕咕——是不是有泡沫?
同一时间,医药那边直接被消息面怼得跟坐针毡似的,好在韧性挺足,坚持下来总算没塌。
芯片半导体、科技TMT、农业的ETF本周涨得最带劲,动辄四五个点,狠狠给力。
宽基ETF里,科创板、中证500、沪港深宽基也给了点颜色。
策略类更偏爱成长、市值、央企红利那一挂,涨幅虽没有冒天,但稳稳地吃到红利。
说到份额进出,这就跟客流高峰期一样,热闹不等于每家都爆满。
本周净流入方面,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继续吸金,风头一骑绝尘。
科技、电池、医药这类“新质生产力”板块,份额进得也溜,流入动不动几十亿份。
策略类的股息红利也慢慢捡便宜,渗透率越来越高。
但有进就有出,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本周流出去三十多亿份,部分消费电子ETF也遭遇资金大撤退,份额跌了一大截。
整体看,医药ETF、创业板ETF等依然承载着投资者“押赛道”的期待,每周都有人带着新鲜资金杀进去。
市场除了追涨杀跌,还有个很重要的指标――溢折价。
普通人买东西还讲个打折,ETF有时候居然还能“加价”?
本周溢价率最高的是景顺长城标普消费精选ETF,居然超过八个点。
不过啊,这货暂停申购,外汇额度还得协调,估计后面“杀溢价”动作不会小心点是要吃大亏的。
总体来看,今年QDII的溢价幅度收敛不少,大家都怕进了冰山,早被套麻了。
硬菜来了,中证500ETF作为宽基中盘的扛把子,最近也表现少有的抢眼。
市场风向变了,资金突然更爱不温不火的中盘股,抛下曾经的白马蓝筹,躲开微盘妖股的剧烈波动,感觉找到了“美式平价超市”那种既便宜又不失品质的感觉。
中证500ETF一共28只,主动增强的有七个。
但巨无霸还是南方中证500ETF,规模达到了1364亿,占了家里75%的江山,说它是老大没谁不服。
指数增强类和传统指数派的差距逐渐拉开,最好的一只增强ETF年内收益35%,比纯粹被动的高了不少。
不过迷你型的ETF还是不太稳,经常闪亏闪盈,新手观众易冲动可别一时嘴快上车。
近一年,ETF份额和指数走势不太合拍,说明场外放着不少指数增强产品玩家,让ETF的牌面优势并不总能压倒一切。
至于总规模,涨得也张扬起来,年增幅达55%,只比指数涨幅慢了一丢丢。
大家也都明白,这牌局谁掌控、谁外表光鲜就能坐稳交椅,并没有那么绝对。
要说ETF市场热热闹闹背后,怎么看都像一场大型现实版“你方唱罢我登场”。
投资者们盯着规模榜、无时无刻不在刷数据,追热点,杀回撤,各种短线心头好和长期信仰派混战。
ETF越来越卷,拼细分、拼规模、比成交、比增量,光荣与梦想在这里都能找到影子。
但别光看表面。
本周ETF们的涨势真的稳吗?细看还是泡泡不少,尤其是靠消息面走红的赛道,稍有风吹草动就人心澎湃。
跌下神坛的ETF也不少,哪怕是一两个月前呼风唤雨的行业,分分钟就能变冷门。
想一想,买ETF的人图啥?图它透明、低费率、灵活,还能间接分散风险。
但这赛道体量再大,也不是零风险。
一切底层逻辑,都要回归投资最普通、最硬核的那句——“别拿全部身家去梭哈”。
热点能追,但要有自己的底线;增量可选,但别把钱包全丢进去,多少还得留点缓冲。
有意思的是,ETF发展到今天,拼的方式已经跟当初完全变样。
从最早的被动跟踪一篮子股票,到如今分化出主动增强、策略设计、跨境配置。
投资工具是工具,人心才是最大的变量。
谁能预知下一个爆款会是谁?
谁又能保证当下热炒就是“永远正确”?
致富神话里,总有人在风口浪尖,却也难保不是第二天赶上退潮翻车的那个。
聊到这,大家伙怎么看?
你最看好哪个赛道ETF?
或者,投资路上有什么踩过的坑、想吐槽的奇葩操作,咱评论区坐等你爆料——别客气,互相提点才有意思!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当拜仁前锋穆勒眯着眼睛打量那个身穿奥克兰城队服的黄皮肤小个子时,卡塔尔球场的聚光...
朱雨玲夺冠被骂炒作?郭焱一句话引粉丝互撕,孙颖莎无辜躺枪 拉斯维加斯的乒乓球台上...
55岁的牛蓉,在NBA中场秀的聚光灯下表演了整整30年。她踩着独轮车,在高空稳稳...
兄弟姐妹们,我又来啦!最近听说好多书迷朋友们都苦于无法找到好的书陪伴,同样作为老...